软件无线电最初源自军事通信。
军用无线电通常是为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具有单一功能。
虽然一些无线电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它们的信号特性变化很大,例如工作频带,调制方法,波形结构,通信协议,编码方法或加密方法。
这些差异极大地限制了不同站点之间的互操作性,给协调操作带来了困难。
同样,民间通信也存在互操作性问题。
例如,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不同的标准和频率,并且不能互操作和兼容,这给从事跨国商务,旅游和其他活动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的互操作性问题,各国军方都在积极探索。
1992年5月,在美国电信系统大会上。
在IEEE国家电视系统大会上,MITRE的JoeMitola首次明确提出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
软件无线电技术广泛用于无线电通信领域。
软件无线电技术最早出现在军事应用中。
由于其出色的功能,软件无线电技术迅速渗透到民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在商业化前夕。
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
由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可以使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接近天线,因此AD转换器尽可能靠近RF无线电前端放置,并且DSP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软件灵活性。
实现信道分离,调制和解调,以及信道编码和解码。
等待工作,从而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无缝解决方案。
软件无线电技术也用于卫星通信领域,特别是用于正在崛起的现代小型卫星的应用。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建立“A / D-DSP-D / A”。
具有宽带模数转换器(A / D)和数模转换器(D / A)的模型尽可能靠近RF天线。
一种通用的开放式硬件平台,使用软件技术在该硬件平台上实现无线电的各种功能模块。
使用宽带ADC通过可编程数字滤波器分离通道;软件编程,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实现各种通信频段,如HF,VHF,UHF和SHF;完成传输信息的采样,量化,编码/解码,算术处理和变换,实现射频收发器的发送和接收功能;软件编程实现不同的信道调制方法,如调幅,调频,单边带,数据,跳频和扩频等;通过软件编程实现不同的安全结构,网络协议和控制终端功能。
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软件和计算密集型操作形式。
由于软件无线电具有现有无线通信系统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软件无线电在国内外发展迅速。
美国国防部已经完成了“Speakeasy项目”的第二阶段。
并将其应用于电子战领域;欧洲共同体的ACTSFIRST项目和美国罗格斯大学分别研究了软件无线电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无线电技术已纳入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
目前,我国研发的第二代同步轨道空间测控设备方案的核心是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引入。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无线通信架构和设计规范。
未来的无缝多模网络要求无线终端和基站具有灵活的RF频段,信道接入模式,数据速率和应用功能。
软件无线电可以通过灵活的弹性提高服务质量;它还简化了硬件组成,并快速适应新兴标准和管理方法。
可以预见,随着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在21世纪更快,更完美地发展并投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