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记录仪的作用

故障记录仪用于电力系统。

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它可以自动,准确地记录故障前后各种电量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电量的分析比较,可以对事故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保护措施是否正确,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故障记录仪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自动装置。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振荡时,它可以在整个故障过程中自动记录各种电量的变化。

故障记录仪01的功能根据记录的波形,可以正确地分析,判断电力系统,线路和设备故障的确切位置,发展过程和故障类型,从而快速排除故障,并制定预防措施。

02分析继电保护和高压断路器的动作,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发现电源系统中的问题。

03积累第一手资料,加深对电力系统规律的理解,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

应该选择故障记录器的启动模式,以确保当系统中发生任何类型的故障时,故障记录器都能可靠地启动。

通常包括模拟启动和开关启动。

模拟启动:电压和电流突然启动;电压和电流超限启动;负序电压和电流超限启动;零序电压和电流超限启动;谐波电压启动;频率超限启动;反向电源启动;开关值启动:所有保护跳闸退出信号;所有开关的辅助连接电气位移信号。

(1)相电流和相电压的突然变化:采用相位判别法,将计算出的相电流或相电压的突然变化与固定值进行比较。

经过三连贯的判断后,启动固定值的突然变化将被确认为启动。

(2)相电流,相电压超限和零序电流,零序电压超限启动:使用计算出的相电压,相电流和零序电压,零序电流(使用专用通道输入代替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

(3)频率极限和频率变化率启动:使用硬件频率测量,并将测得的频率与频率极限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启动。

(4)开关量启动:通过配置,可以将任何开关量设置为启动条件,并且位移模式是可选的。

(5)正序,负序和零序电压启动: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正序,负序和零序电压都可以视为故障分量,因此这些变化可用于开始记录。

故障记录仪分析要求1.可以自动综合双端数据进行故障定位; 2.可以根据记录的电流和电压形成波形,并推导每个序列分量及其向量图和阻抗变化轨迹; 3.具有完整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分析波形图的基本方法1.大致判断系统中发生了什么故障以及故障的持续时间。

2.以某一相电压或电流的零交叉点作为相参考,检查故障前电流电压相关系是否正确,相序是否为正,负载角为多少。

3.使用故障相电压或电流的零交叉点作为相参考,确定故障状态下各相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

(选择相位参考时应注意避免故障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其一是非周期分量很大,另一是电压和电流角从负载角转换成负载角。

线阻抗角。

跳变大,容易引起误差分析)4.绘制矢量图,进行分析。

简单故障波形分析A相单相接地故障波形图分析要点1.一定相电流增加而电压降低;出现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

-可以确定系统中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

2.电流增加而电压减少是同一相。

-确保电流和电压相没有接错。

3.零序电流的相位与故障相电流的方向相同,并且零序